首 页| 信息公开| 规划编制| 规划管理| 电子报批| 政策法规| 公众参与| 服务窗口| 党务廉政| 城建档案| “双随机”监管| 镇江论坛| 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编制 > 专项规划  
《镇江市大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批后公布)
稿件来源:市规划局 发布时间:2018-01-03 字体调整:   

  《镇江市大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已于20171226日获得了镇江市人民政府批准,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规划范围

  包含保护范围和规划研究范围两个层次。

  大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南至丰和巷-节约巷-火星庙巷,北至皮坊巷,东至小龙王巷,西至芦州会馆巷,用地面积4.2公顷。

  规划研究范围:南临宝盖路,北至大西路,东接山巷,西至迎江路南街,总用地面积为14.1公顷。

  (二)规划原则

  1、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

  2、民生为本、融合发展的原则

  3、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三)规划目标

  深入挖掘街区价值和特色,保护街区整体风貌和肌理、建筑特色和传统生活方式;改善街区人居环境,完善街区功能,彰显街区活力,促进历史街区保护与城市全面融合发展。规划中国民国街坊风貌完整、有鲜明镇江传统民居特点的历史文化街区。

  (四)主要内容

  1、大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与价值

  1)历史文化特色

  ①江河交汇处城市独特的街区空间肌理的代表

  大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拥有完整的清末及民国传统居住区的建筑空间格局,自清民以来逐渐形成的街巷空间格局保存基本完好。街巷主次分明,尺度宜人,“井”字形主街巷、次要街巷与支巷纵横交错,形成独特的棋盘式网状街巷肌理。

  特色鲜明的民国传统民居区

  大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以居住功能为主,街区内传统建筑大都在清末民初年间建造,建筑在反复改造过程中大多主体部分得到保留和延续。街区至今仍保存较完整的民国传统居住区的历史风貌。

  民国时期平民文化的见证地

  大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以普通百姓居住的中小型民居为主,大量的中小型民居建筑排列组合,形成了均质而丰富的街区空间,传统的平民生活方式在街区得到完整的保留。

  2)历史文化价值

  大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至今仍是镇江为数不多能够体现城市历史风貌的地段。整个街区真实地承载着清民以来镇江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建筑艺术、城市面貌、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信息,是镇江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城市传统风貌的“标本”。自清民以来逐渐形成的街巷格局保存基本完整、变迁脉络清晰,对中国城市发展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街区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如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环境要素等)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商贾文化、名人文化等),对镇江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2、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

  1)特色定位

  具有传统居住形态特色和生活气息的城市住区;以镇江传统的人居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休闲体验区。

  街区以“居”为特色,集商业、展示、休闲、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典型镇江民国民居特色、富有生机活力的商住综合街区。

  (2)保护与利用

  将街区保护要素分为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针对每一具体要素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对重要建筑遗存的利用方式提出规划引导,同时对地方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存提供物质空间支撑,实现传承。

  

  大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要素构成表

  人工环境要素

  (物质文化遗产)

  街区肌理

  以东西向的大龙王巷、民国春街,南北向的万家巷、节约巷、芦州会馆巷等为主轴自然生长,建筑随街巷走势逐渐扭转,形成独特的棋盘式网状肌理。

  街巷格局

  完整的保持了清末民初时期的街巷空间格局,以大龙王巷、万家巷、节约巷、芦州会馆巷等为主干的棋盘式网状街巷结构明显。整体街巷空间尺度宜人,空间节奏变化丰富。

  文保单位

  市级文保单位4处,包括布业公所、火星庙戏台、嵇直故居、节孝祠牌坊及碑刻。市级文控单位2处,包括公济药店老板公寓、镇江商会办事处。

  文物登录点

  65处,包括芦洲会馆、冬赈局、刘立仁律师家宅等。

  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23处,包括大夫桥20号民居、生产巷刘氏民居、雁儿河巷惠氏民居、大龙王巷张氏民居、节约巷冯氏民居、节约巷倪氏民居、诚仁堂分局旧址、芦州会馆巷10号民居、芦州会馆巷汤氏民居等。

  传统风貌建筑

  除文保单位、尚未核定为文保单位的登录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之外的现存建筑中,具有一定建成历史,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物。包括:新中旅社旧址、吉康里3号民居等。

  其他物质遗存

  传统地面、古建筑门楼、墙面、古树、古井等要素

  人文环境要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节庆

  立春、清明、端午、中秋、腊八、春节等

  传统庙会

  火星庙庙会等

  宗教文化

  佛教、道教、基督教等

  人生习俗

  生养、婚俗、寿庆、丧俗等

  传统商业

  森和裕酱园、银山门副食品商店、太平村茶食店、燎原文化用品商店、亨得利钟表眼镜行等

  历史人物

  嵇直、刘立仁律师等

  (五)规划实施引导

  政府主导,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实现渐进式改善。

  1、人口与建筑引导

  采取“可走可留、可修可换”的人口与建筑引导政策,适度疏解街区人口,调整优化街区人口结构。

  按照公有产权住宅、公有产权非住宅、私有产权住宅、私有产权非住宅等不同类型制定相应政策。

  

  2、产业发展引导

  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开展各种不违背街区保护原则的经营活动,引导老字号店铺和特色手工艺的恢复与进驻,引导利用富余空间开设家庭旅馆,推动与街区文化特色及产业定位相符合的手工业、休闲商业、民宿客栈等商业的发展,鼓励在街区内创业、创新。

  3、建设控制引导

  采用如奖励引导(容积率、绿化率)、异地补偿等技术手段;对提供公共空间、延续历史文脉的建设予以奖励;缩小土地批租规模;开发者可选用不同建筑设计师按先后次序、互相协调的原则进行设计,尤其加强对首批进入建筑设计师方案的控制、审批等。

   

  

  

  附图:

  1.保护范围划定图

  2.历史遗存分布图

  3.建筑年代评定图

  4.建筑层数分析图

  5.建筑质量评定图

  6.建筑风貌评定图

  7.建筑功能评定图(初始功能现状功能

  8.空间格局保护规划图

  9.街巷保护规划图

  10.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规划图

  11. 用地规划图

  12. 规划总平面图

  13. 街区鸟瞰图

  附表:

  物质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一览表

  

  

  

[ 加入收藏 ] [ 打印此文 ] [ 关闭 ]
   
中国镇江政府门户网站版权所有 镇江市人民政府 bet5365官网主办
@Copyright 2009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096961号-1